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图片
 
 
新闻正文
浮洋白蚁的行为
黄师傅 联系电话:15913017648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3-10-27 20:17:31    文字:【】【】【

  白蚁的营养行为

     白蚁的营养行为即是在一个群体中的成员之间的营养物质的交哺想象。已经证实,在群体营养上工蚁担任着最主要的任务。食品首先由工蚁吞入体内。以后将已经消化,或半消化的食物液体从口吐出或肠管末端排出,喂给不能自己取食的幼蚁、兵蚁、蚁王和蚁后。

  活动环境的选择

  白蚁建巢地点和取食活动上都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选择。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内,白蚁在冬季是不进行巢外活动的。浙江东阳一带一些农民,根据祖传秘方,于立冬后4个月间,出外包灭白蚁,就是掌握了台湾乳白蚁集中巢内越冬的季节进行有效的毁巢灭蚁的方法。在长江流域,一般约3月-11月份之间,白蚁在巢外活动比较显著。当然,在这段时间内活动强度也有很大的波动。在温、湿度条件最适宜的时候,活动强度达到高峰;相反,在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的时候,则活动显著减少,甚至完全停止。例如夏季清晨活动比较旺盛,这时温度不太高,湿度较大。在傍晚也常有活动,而在夏季中午就绝少活动。在建筑物中的活动,这样一日之间的变化就不明显。影响白蚁活动地点的因子,除去食料以外,主要是湿、温度和光线的条件。例如室内的锅炉、灶台、水池、水管等附近,凡靠近地面一方有阴湿遮蔽的地点,野外的枯叶烂覆盖物下,常为白蚁出没之处。水分过多,形成蓄积的地点则不能引诱白蚁。台湾乳白蚁危害铁道车辆时,亦从车厢两头、厕所、水箱、洗脸所开始侵害。

  在白蚁活动于物体表面时,一般都隐身于一层泥质覆盖物下,即所谓泥被、泥线或蚁路,都是保护白蚁体内的水分使其不至于很快地蒸发到大气里。

  最后,由于白蚁常在暗处活动,所以表面看来似乎白蚁是十分畏惧光亮的。但从许多具体事实看来,白蚁对于不大强的光线似乎有适应能力。就一般白蚁而论,都喜在阴暗活动,查阴暗处的湿度往往较大,同时暗处往往是一些边际角落地方,所以在暗处活动很可能是对湿度的选择。

  土垅大白蚁和须白蚁可以在白天作地面上成群结队的采食活动。可能与这两类白蚁的体壁几丁化程度较强,水分不易蒸散,而且色泽较深,有一定关系。

  与蚁巢有关的行动规律

  蚁巢是白蚁行动的产物,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白蚁的行为。在蚁巢内,白蚁常常由这一部分爬向那一部分,在环境合宜时,白蚁亦须陆续出巢采食而经过一段时间后仍须返回巢内,所以这些行动都是受着复杂的内外因素所决定,其中有许多问题虽都有待进一步探讨,但这类现象的综合体至少反映了白蚁活动与蚁巢的关系是显著而密切的。

  白蚁巢在一个群体里可以有许多个,其中有主巢和副巢之分。例如台湾乳白蚁的整个蚁巢系统的伸展范围可以很大,主巢与副巢可以相隔很远,然而各巢并不是孤立的,白蚁在各巢间不断的互有往来,而且这种来往可能是相当频繁。无论在主巢或单独在副巢内喷入灭蚁药粉,则经过4天-5天后,主巢内集中了大量的死蚁,而副巢则可能往往变成空巢。这些现象说明了副巢内的白蚁不是一个隔离的群体,经过一定的时间(可能是4天-5天)需回往主巢一次。

  巢外活动与巢的密切关系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活动范围是受到蚁巢限制的,一般小群体的活动范围很局限,随着巢群的扩大,活动范围也加大。在台湾乳白蚁和黑翅土白蚁中曾发现在离开蚁巢30m以外的地点进行活动。如果以30m为半径计算,则一个大巢群的活动面积,可达到2827.44m。尽管活动范围可能还不止于此,但是终究不能象独栖昆虫那样广阔。其次在巢外停留的时间虽缺具体资料的证明,但从现象上看,是有一定时间上的限制的。例如台湾乳白蚁巢内施药来看,在施药后,往往得到消灭全群的结果,而且死蚁集中在蚁巢,似乎台湾乳白蚁的巢外活动期不超过4天-7天。

  白蚁在温、湿度和食料分布均匀的环境内,在蚁巢近旁活动较为频繁,即活动据点多,而且在同一部位上出现的次数也较少。黑翅土白蚁在早春季节地表活动有明显的集中现象和连续现象,连续出现活动痕迹的地点与蚁巢区域之间的距离极近。所以,活动的地点多少,活动频繁的强弱,实际上就反映了活动地点与蚁巢距离的远近关系,不过在环境条件不均匀的情况下,这种规律就不很显著。

  发育成熟的巢群,为了有翅成虫的分飞,各种白蚁都要在方便飞出的地方修筑形状、大小不同,数量不等的分飞孔供有翅成虫出巢使用。有些种类还要为有翅成虫专门修建许多个等待分飞的候飞室。候飞室上通分飞孔,下则逐渐汇集在一粗大蚁路,通蚁巢。分飞孔的修建位置与蚁巢的距离一般都不远,有的与蚁巢十分邻近。在环境条件均匀的堤坝上,黑翅土白蚁蚁巢上方土表的分飞孔,常出现近似三角形的分布图象。

  白蚁的追逐、交尾及产卵行为

  散白蚁、乳白蚁、土白蚁和大白蚁等的有翅成虫分飞落地后,雄虫即追逐雌虫,或者在追逐中蜕去四翅,但有些木白蚁科的白蚁,如截头堆砂白蚁、长颚堆砂白蚁,有翅成虫分飞落地后,没有雌雄跟踪追逐现象发生,所以配对饲养准确率较差。

  黑翅土白蚁配对的第一天就开始交尾,一般在晚上9时至10时左右,交尾时脱翅雌、雄虫互砥或转圈追逐,约两分钟。脱翅雌、雄虫腹末端相互接触,并有轻微的收缩颤动,交尾过程约1-2分钟。结束后,脱翅雄虫又接着砥脱翅雌虫腹部,或其他部位,再追逐一会即分开活动。交尾可重复进行。台湾乳白蚁配对后有些在第一天开始交配,其他则在第一天后交配,交配时间一般在白天,尤其多在上午,交配过程约经历1分钟。它们和睦相处,终生相随。

   白蚁巢群一般在建立之初的产卵是一粒一粒产出。据观察,黑翅土白蚁脱翅雌虫要产卵时,常被脱翅雄虫围绕并砥其腹部和头部,脱翅雄虫静止不动,腹部鼓胀,头低伏,胸部稍高并翘起尾部,不停的收缩振动。卵快产出时,胸部隆起,腹部末端慢慢低伏,上下有力收缩颤动,渐将卵粒排出。有的脱翅雌虫在卵还未完全产出时便拖着卵四处活动,与蛮蠊相似;也有由于产出的卵粒较粘,多粘挂在尾部,不易掉落,以后多由脱翅雄虫或工蚁衔下并呈堆放置。

  巢群壮大发展后,脱翅雌虫的卵巢膨胀,卵巢内的卵巢管数逐年增加,开始发育为大腹蚁后,这时台湾乳白蚁的蚁后是将卵成堆产下。作者于1980年夏,协助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拍摄《白蚁王国》时,显微镜观察了一个黑翅土白蚁大腹蚁后的产卵活动,产卵是连续不断一粒一粒产出,但是分批成堆落下,其过程是先从生殖孔内排出一滴无色、透明的粘稠液体,悬吊在生殖孔口处,然后,随着蚁后的蠕动,一粒一粒的卵从生殖孔内排出并进入粘稠状液之中,或与它粘合一起,待卵粒具一定数量,其重量大于粘附力后,自动落下,好似将卵成堆产出一样。

  未经交配的脱翅雌虫产出的卵粒不能孵化。但经过交尾的脱翅雌虫,精子可在体内生存较长时间,在这期间能继续起受精作用。作者(1994年)曾把群体年龄为7个月的黑胸散白蚁群体中脱翅雄虫取出,在取出后的2年中未产生补充型蚁王相配,但产出的卵粒仍可孵化。在台湾乳白蚁新建的群体中,脱翅成虫死亡一个多月以后,脱翅雌虫所产的卵,其坯胎发育仍然完全。补充型生殖蚁的情况则与原始型不一样,有人在研究黑胸散白蚁时观察到在没有补充型蚁王存在的情况下,单独的补充型蚁后也能产卵,所产的卵也能孵出幼蚁。

  白蚁的抚育行为

  白蚁的护卵行为是十分突出的。当巢群新建时,蚁后、蚁王对于卵的照顾非常细致,常把卵衔在口中反复砥吮,然后吐出,并且不时地搬动卵的位置。等到巢群壮大以后,蚁后、蚁王的这类护卵工作被工蚁所代替。蚁后在王宫内所产的卵,很快的就被工蚁搬到巢内适当的地方对放起来。在大白蚁亚科里,蚁卵就常被堆放在菌圃内。此后工蚁对于卵也时常进行搬动并衔放在口中。所有这些动作,无疑的对于坯胎发育都非常有作用,衔卵也许可以消除霉菌,促使坯胎发育,搬动也许可以保证供应新鲜空气,调节适当温度。当巢群内白蚁全部死亡以后,余下的卵不久也会死亡,这种现象在乳白蚁巢中已累有所见。如果蚁卵脱离巢群的抚育,在人工的培育下,还未获得孵化发育上的成功实例。

  白蚁的卵要在其他品级辅助下,才能顺利孵化幼蚁。黑翅土白蚁的助孵行为是非常细致而十分有趣的。助孵时有脱翅雄虫或雌虫单独助孵,有脱翅雌雄共同助孵或多头工蚁一齐助孵的。卵粒将要孵化出幼蚁的前几天,脱翅成虫频繁衔砥并将它搬离卵堆。卵粒孵化时,是先由卵的一端裂口。单独助孵是一头脱翅雌虫(或脱翅雄虫)或工蚁用口衔着卵的非裂口端,然后用颚须将卵壳从裂口端不停地梳动。不一会,曲缩一团的幼蚁露出卵壳外。此时,助孵个体停止剥动卵壳,用口器砥刷幼蚁,并对着幼蚁的口砥吮,当幼蚁的头、触角和足慢慢伸展开时,助孵者就用口器将还套在幼蚁腹部的卵壳剥落并将其吃掉或衔放它处。若共同助孵,则助孵者分别各衔卵的一端,这样时间较快,约需7分钟。单独助孵需10分钟左右。

  白蚁对于幼蚁的照顾比蚁卵更为复杂。新群体的蚁王、蚁后及后来的工蚁,除经常用口对于幼蚁体表砥刷清洗外,对于尚不能自行取食的幼蚁,更须予以喂食工作,把经过消化的食物喂给幼蚁。此外最初第1龄和第2龄幼蚁甚至于连蜕皮的动作都不能独立完成,须要依靠工蚁的帮助,才能把旧皮蜕下。浮洋白蚁防治 http://byfzhs.com

  工蚁对于兵蚁以及工蚁相互之间也经常进行砥刷。一次砥刷,往往拖延时间颇长。砥刷的动作非常细致,往往反复进行数遍。有人曾多次企图在个别工蚁身上用无害的颜料染色,以便观察它们的活动,但是这些尝试都失败了。它们孜孜不倦地彼此吮砥和清洁,喷刷到它们身上的燃料很快除去了。其巢群内发生死蚁时,在多数情况下,由工蚁将尸体搬至巢外,或堆放在巢腔内某一处,并衔土粒等加以封盖,构成了巢壁的一个部分。偶尔也能见到在巢腔内有残余的头壳,因此可能工蚁也有吞食尸体的习性。

  每次脱皮后,肠内微生物随之失去,所以必须与群体内同伴保持密切接触,才能重新恢复肠内微生物。恢复的方法可能是通过相互喂食或吞食其他个体排出的粪便,也许还有别的方式,重新获得共生物后,方能进行正常的代谢作用。有翅成虫离开自己的家园,分飞到别处建立新群体时,携带了这些寄生物,从而它们子孙又得到感染。

  白蚁的蚁王及蚁后一般极少离开王宫,但是它们对于工、兵蚁具有吸引力,在蚁后身旁经常围绕着一定数量的工、兵蚁。工蚁除搬运蚁卵外,并且集聚砥吮蚁后的腹部,这可能是因为蚁后的腹壁能分泌一种工蚁喜好物质的缘故。这种砥吮颇为剧烈,据Escherich(1911年)的记载,工蚁有时竟把蚁后腹壁的外皮扯下一小块。

  白蚁的工蚁、兵蚁对有翅成虫十分爱护。工蚁周到细致的抚育若蚁、促使其顺利成长。在若蚁羽化为有翅成虫后、工蚁为其顺利地分飞,日夜奋筑候飞室、分飞孔。以后工、兵蚁在分飞孔周围观察复杂的天气变化,选择在适宜的条件下,一批批送走有翅成虫。

图片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35 海顺白蚁虫害防治中心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及时通知我们